拒绝和孩子一起玩就是心理虐待

2015年1月9日 0 Comments

20130718100728

家长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下班回家后,孩子央求家长陪他们玩一会儿。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家长可能随口一句“你先写作业” 或“你自己玩”,就把孩子打发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提醒家长们,这样的回应,其实是一种心理虐待。

“你应该要先积极地陪孩子玩,然后故意说,‘妈妈这个包怎么办呀’,‘妈妈口渴了怎么办呀’,这时候再慢慢抽身。”他认为这才是家长应对此类情况最佳的做法。

心理虐待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伤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言行。乍一听,这好像是一种很严重和恶劣的行为。但其实,它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在日前举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中,国内著名的青少年精神卫生专家,做了系列讲座、定向座谈。

上周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教授杜亚松来到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与家长和老师探讨,如何共同关注青少年及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现场有数十位家长是看了本报升学宝微信发送的内容,特地带孩子来的。

杜亚松说,除了家长无意识的“心理虐待”,其他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比如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父母的教育观点不一致等。

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我遇到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他们和同伴沟通的方式不是在一起玩,而是推打对方。一问家长,果然他们自己平时就是用暴力解决问题。这就叫‘行为的代际传递’。”

除了家长,杜亚松认为学校也应该承担起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义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是由同伴发现的。但下一步的识别,则要依靠班主任和心理老师。”

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杜亚松认为职业训练的意义十分重大。

职业训练包括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等。它能让特殊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独立的人,将来也有一技之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